暂未开通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最近浏览
综合讨论
晴子

唐僧

第377期

【导语】
今天凌晨进行的女排世锦赛决赛,中国女排1-3不敌实力更强的美国队获得亚军,但这个亚军也已经是近十年来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赛后,不少媒体煽情地感叹“女排精神回来了”,然而同样是这些媒体,在前几天女排姑娘被巴西队打得落花流水时痛心疾首说“女排精神沦陷了”。那什么是“女排精神”?在今天它还是拯救中国女排甚至中国三大球的“万能良药”吗?

●“女排精神”源于日本,严酷训练直至尿血
“女排精神”的诞生离不开一个日本人——大松博文。大松原是日纺公司的一名工人,1953年出任日纺女排主教练,开始用高强度高密度的方法,训练一支由纺织工人组成的球队。1964年6月,大松博文第一次率领日纺女排来华访问时,这支业余队伍当时身高最高的球员也不过1米71,但已经在1962年的世锦赛上战胜了当时称霸排坛的前苏联队,夺得了世界冠军,在当时世界排坛引起一片惊愕之声。
大松的球队一亮相就吸引了大量观众,一些奇特训练方法都是中国队之前闻所未闻的。第二天,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也闻讯赶到现场参观训练,大有感触。回去后便邀请周总理去看大松的训练,并陈述了体委想请大松来国内训练女排的意见。周恩来看后,亦为所动,接见了大松,并邀请大松再次来访。
1965年,大松应邀来到中国援教一个月。国家体委特意从全国各地调来一批男女队员参加训练。北京体育大学博导葛春林教授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说:“训练非常苦,身高马大的山东大汉没两天就招架不住了,队员甚至于出现了尿血反应。由于女性耐力更强,本来男女一起训练,几天之后,男队员就明显跟不上了。”大松早在训练纺织工人时,场边就放着大木桶,供运动员随时呕吐用。
除了大运动量的苦练,大松也将自己创新的钩手飘球、滚翻救球、小抡臂扣球等技术带到了中国。最重要的是将“严格要求,服从命令,培养团队精神”的理念带到了中国,开始培养起最初的“女排精神”。
女排稍有起色之时,便遭遇文革,排球和其他项目一样基本停滞。许多女排队员都回家结婚生子。直到1972年4月,国家体委要求,各省运动队恢复正常训练。1976年6月,戴廷斌和袁伟民走马上任,重新组建中国男女排,召回了一批已为人母的老队员。又从北京体院的“青训大队”里,挑选了一批15岁左右的年轻选手,后来五连冠时期的主力曹慧英、杨希、陈招娣都在此时加入女排队伍。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绩。”

●五连冠让“女排精神”成为“国民精神”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恰好是第五年。夺冠第二天,《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启用了鲜红色的大标题:“刻苦锻炼 顽强战斗 七战七捷 为国争光——中国女排首次荣获世界冠军”。旁边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而在同天的《体育报》上,当时的妇联主席邓颖超发表了题为《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的文章。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1982年世锦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1985年世界杯冠军和1986年世锦赛冠军,中国女排创造了体育史上难以复制的“五连冠”传奇。
女排姑娘也在这一场场比赛中让国人看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陈招娣当年在八一队时,在一场比赛中桡骨断裂,却在两个月后的全运会用绷带吊住左臂,单臂出战,坚持打完比赛的陈招娣被大家尊称为“独臂将军”。当中国女排捧起第一个世界冠军时,她因为坚持在场上拼杀导致严重腰伤,最后只能靠队友背着她,一起登上领奖台。
整个社会对于“女排精神”的学习更是达到了高潮,像“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迹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精心操作,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加义务班,日日超产”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为此,《人民日报》还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
女排姑娘们的形象甚至登上了邮票、日历、纪念币、纪念章,“铁榔头”郎平在自传《激情岁月》中这样描述那时的情形,“逼着你只能上不能下,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此后,每逢女排的重大比赛,整个国家都似乎停滞了下来——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全都守在仅有的几台电视机前。在那个年代,郎平、袁伟民是全国年轻人的精神领袖。

●但“女排精神”只属于那个不可复制的八零年代
曾担任国际排联第一副主席的魏纪中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在那个急需‘精神标本’的时代里,是历史选择了女排。”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勇在《重温女排精神》这本书中写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国力贫弱,百废待兴,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国民与政府基本上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种落后就要挨打的焦虑充溢心头,那种大干快上的豪情也溢于言表。女排、女排姑娘形象和女排精神正好在这时出现,自然就成了国家与国民集体意识精神的表达。”
1988年,中国女排在汉城奥运会上0-3完败前苏联队,甚至其中一局的比分甚至是0-15,“五连冠”时代结束,以此为标志,中国女排结束了其最辉煌的时代。而走过了80年代的中国人在心态上也发生了变化,“女排精神”迅速从“国民精神”中褪色,变成了一个可供把玩的历史遗迹。
于是,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赢了就鼓吹“女排精神复活”,输了就痛斥“女排精神涣散”,这种做法忘记了“女排精神”当初的本意,反而成为了一代代女排球员精神上的枷锁。

●“女排精神”不是拯救三大球的万能良药
这次女排在世锦赛上超出预想获得亚军,与不久前亚运会上“三大球”的集体沉沦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有媒体和行业管理者又开始翻出“女排精神”。这种心态不难理解,中国体育在集体项目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光荣传统,至今更是跌入谷底,只有女排相对来说是个“例外”。没人希望这根仅存的独苗也惨遭辣手,所以总拿辉煌年代的“女排精神”来说事儿也就不足为奇。
但是,前国青女排主教练林榆廷说:“不要误以为只有中国女排才有精神力量,放眼世界赛场,又有哪支强队不争强好胜呢?”“女排精神”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和背景下有着特殊的作用,不仅是对于排球,对于社会也是如此。但如今30年过去了,中国排球和中国社会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拿那个年代的条条框框来绑住如今的年轻人,未免有些过时了。
怀念“女排精神”的人大多只注意到了拼搏,却忘记了当年女排也有很多战术上世界级的创新。在今天,竞技体育早就不是一个只通过努力就可以出成绩的领域,更多科技因素的融入使体育比拼的不仅是场上更是场下——著名的足球教练贝尼特斯就有一套分析系统帮助他分析对手战术和球员状态。如果还是蒙住双眼、练到尿血,再多的“精神”也顶不住实力的差距。
现在,中国三大球的沉沦是技术、理念、产业、体制等全方位落后的结果,而中国社会相比于80年代也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如果女排赢了就是“精神回归”,输了就是“精神涣散”,“女排精神”成为负责解释一切问题的答案,那如今再提“女排精神”无非就是:吹口哨过坟场——自己给自己壮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